晶通科技二期項目獲數億元融資,資金將用于生產基地二期封裝產線擴建、研發及市場投入
近日,晶圓級扇出型先進封裝及Chipletintegration方案供應商晶通科技二期項目獲數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力合資本、達安基金、安吉兩山國控和辰隆集團聯合投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生產基地二期封裝產線擴建、研發及市場投入。
晶通科技成立于2018年,專注于解決半導體行業“后摩爾時代”的芯片封裝難題。
其核心業務是通過晶圓級扇出型封裝技術,將芯片內部復雜的電路高效集成到更小、更薄的封裝體中,從而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
產品包括單芯片Fan-out封裝、多芯片系統級封裝(FOSiP)等,廣泛應用于手機、自動駕駛、AI芯片、醫療電子等領域。
晶通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FOSIP晶圓級扇出型”與“ChipletIntegration小芯片系統集成”雙技術路徑布局市場。其中,FOSIP晶圓級扇出型先進封裝北制程技術對標國際頭部FO大廠方案,可實現三維堆疊,內部互聯密度可達2-5微米線寬。而晶通嵌入式硅橋的小芯片集成技術內部互聯密度可達0.5微米以下。晶通目前已跟手機、醫療、圖像處理、邊緣計算等多個領域的客戶進行了方案對接和工程驗證。
晶通科技的揚州生產基地當前月產能為bumping/wlcsp/ewlb的1萬片左右,或Fosip/Fobic2000-3000片高階產能,客戶覆蓋手機、GPU及AI芯片等領域諸多知名客戶。
晶通科技一期產線位于江蘇省高郵市,于2023年1月正式通線,8月實現批量量產,年產能超12萬片。主要產品類型包括單芯片Fan-Out封裝、多芯片Fan-OutSIP集成封裝、Fan-OutPOP堆疊封裝、多芯片Fan-Out混合封裝等。
達安基金合伙人戴韻秋表示:扇出型封裝是異構集成的核心驅動力,將重塑半導體產業鏈價值分配。隨著臺積電的InFO(集成扇出型封裝)技術被蘋果、英偉達等巨頭采用,其資本開支向先進封裝傾斜,封裝環節在半導體價值鏈中的占比提升。扇出型封裝傳統上聚焦高端市場(如智能手機APU、服務器GPU),但其降維打擊潛力正在顯現。晶通科技在AI算力爆發周期中占據關鍵卡位,其硅橋方案有望切入國產“英偉達”“AMD”供應鏈。晶通科技憑借自主可控的專利技術成為國產替代關鍵力量,其聚焦高端扇出型封裝細分市場,通過“Chiplet+扇出”集成方案形成差異化優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