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8年投資全圖譜 四大風口投資158筆占64%?
騰訊的投資主要集中于4個部分:游戲(騰訊的主要利潤貢獻);內容產業(這些年騰訊比較注重的行業);企業服務(由于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減少,開始重視企業級產品);生活服務(為了擴張支付平臺的范圍)。這四個部分的投資占比超過60%,達到64%,總計158筆。
根據之前的統計,騰訊從2010年至今總共246筆投資,涵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投資,很多重復的投資我進行了合并,當然肯定有遺漏的,很多文章指出騰訊大概進行了超過600筆投資。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騰訊的投資主要集中于4個部分:游戲(騰訊的主要利潤貢獻);內容產業(這些年騰訊比較注重的行業);企業服務(由于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減少,開始重視企業級產品);生活服務(為了擴張支付平臺的范圍)。這四個部分的投資占比超過60%,達到64%,總計158筆。
游戲作為騰訊的核心利潤貢獻點,在初期經歷過一輪高峰投資以后逐漸淡出主要投資名單,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分別只有1筆相關投資。
其中主要的投資分別是:
2011年4億美金收購riot;
2012年4億收購韓國kakao13.8%股權,20億收購epic48.4%股權(今年出品的堡壘之夜大放異彩);
2013年26億投資暴雪6%股權;
2014年32億收購Netmarble韓國手游28%股份;
2016年516億收購Supercell。
早期騰訊通過qq的關系鏈主打小游戲,主要是棋牌類游戲盤活了整個qq的資產,成為騰訊早期的主要利潤貢獻板塊,但是騰訊在其他游戲領域并不算是十分出色,平臺的地位還沒有那么確定,騰訊通過不斷地并購或者投資一些小公司來加強自己的游戲矩陣,逐漸讓自己成了手機和電腦游戲的平臺型公司,和網易占據游戲市場超過70%份額。
可能是由于上述原因,騰訊從2015年以后開始降低自己在游戲領域的投資,逐漸把自己定位為一家平臺型公司,通過平臺來輔助一些小型的游戲公司,自己主要投資于一些精品游戲公司,早期的epic其實是一家游戲引擎公司,在騰訊收購的6年里表現平平,但是今年的一款游戲讓公司煥發出新的活力。預計未來在游戲方面公司的投入不會太高,重要性也會下滑。
內容產業投資
內容產業非常龐大,而且相對于游戲來說復雜許多,產業鏈也非常分散,不像游戲主要是依賴互聯網,內容產業線上線下的公司都非常多。騰訊在這個產業的地位和游戲相比差距很大,想整合成平臺型公司難度非常大,騰訊的投資數量從2010年起步開始逐漸加大。
特別大的投資極少發生,只有2014年數億人民幣投資B站(NASDAQ:BILI),2017年114億收購Spotify(NYSE:SPOT)8%股權算是比較大的。現在視頻網站開始呈現出集中態勢,隨著騰訊在內容產業方面的布局逐漸加深,未來隨著集中度的提升,公司可能會減少這方面的投資,影視公司和游戲公司及其相似,很難有長期優質的公司一直出品高票房產品,波動性非常大。
通過三家視頻網站的觀察,可以看到騰訊的資源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其他兩家內容方面的短板還是存在的,雖然騰訊的自制劇確實不咋樣,騰訊的核心社交對于內容這塊的幫助非常小,看看微視雖然得到騰訊多平臺推廣仍然趕不上抖音,內容產業騰訊可能只能在局部某些領域占據一定優勢,想達到游戲的地位非常困難。
生活服務
生活服務的投資開始增多始于2014年,比較大額的投資有,2013年幾十億美金投資滴滴;2014年數億美金投資大眾點評,7.36億美金投資58同城(NYSE:WUBA);2016年幾十億美金投資美團。
可以看到騰訊開始大筆投資生活服務類公司是始于支付環節的追擊,騰訊的財富通在早期市場占有率非常低,那個時候支付寶占據80%以上的市場,這個現象從2015年開始發生轉變,從2014年以后騰訊加緊投資了很多O2O公司,如美團(HK:03690),大眾點評,摩拜,滴滴,微票兒,貓眼等,不斷地擴展微信支付的應用場景。但是不要忘記了,最早導致微信支付大幅提升的場景仍然是社交為主,比如發紅包場景。
因此能夠快速追上除了騰訊投資的這些公司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利用了騰訊社交方面的壟斷。如今支付寶稍微領先于微信支付,這些年生活服務的投資也開始出現穩定態勢,主要是得益于各個生活服務領域集中度的提升,未來這塊的投資可能也會趨于穩定的下降,不過海外市場這塊的投資可能仍會持續,比如2017年騰訊26.46億收購Ola 10%股權。
企業服務
可以看到企業服務方面騰訊在早期投資的并不多,從2016年開始有大幅增長,主要是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紅利的結束,企業級服務的市場開始發展,中國以前人力成本較低,企業級服務的改善意愿并不強烈,但隨著人均工資的上升,這塊開始受到企業的重視。
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展開這塊業務,騰訊和阿里(NYSE:BABA)的較量也開始了,阿里這塊仍然是遙遙領先的,占據企業云超過50%的市場份額,騰訊屬于后起追擊的角色,因此開始大量投資企業服務的公司,未來企業服務的部署主要是在云上面,騰訊仍然是希望自己提供基礎的企業云服務,讓這塊形成平臺的作用。預計未來這塊的投資仍會保持高速態勢。
另外騰訊在電商領域投資了京東(NASDAQ:JD)和拼多多(NASDAQ:PDD),更多的是為了在相關方面拖住阿里的步伐,形成一種防御的態勢,為其他領域的發展鋪路;金融領域方面公司也都是小幅試水,包括投資在線保險公司眾安保險(HK:06060),中信資本,以及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更多的是為了探索相關領域互聯網化的發展狀況。
出行方面騰訊投資了多家電動車汽車企業,更多地可能是考慮未來汽車互聯網的趨勢,更早的布局一些企業,看看未來能夠有什么能夠發揮的地方。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