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來的產業地產發展機遇淺析
城鎮化將是中國今后十多年里的重要發展方向。產業地產應該抓住城鎮化的歷史機遇,借助國內經濟不斷高速增長的勢頭,在這一進程中大有作為。
城鎮化進程下的產業結構轉型要求
城鎮化進程需要相應的產業地產發展水平。由于產業地產與以往的工業地產存在較大差別,因而它在城鎮化進程中將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作為一種將地產、產業、城市發展要素有機結合并相互促進的商業模式,產業地產在提升城市的產業價值和產業功能方面獨具優勢,它能夠有效地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升級、匯聚人口與資本、調節城市經濟增長節奏,合適的產業地產對城市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不同程度城鎮化進程對應的產業地產模式
不同程度的城鎮化程度需要與之匹配的產業地產模式。由于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今后其發展進度也不會一致。不同層次的城鎮化,需要匹配的產業地產模式。根據開發主體的不同,產業地產一般分為以下四種開發模式:產業園區開發模式、主體企業引導模式、產業地產商模式和綜合運作模式。
第一種模式特點是以政府主導、以地產為載體、以項目為依托,構建快速權威規劃、資源統籌配置的產業園區。它較為適合城鎮水平一般的地區。第二種模式特點是政府支持、企業帶動,在契合企業發展戰略的同時能夠有效帶動同一產業的區域集聚。它較為適合在城鎮化進程中需要重點拓展某種產業的地區。第三種模式特點是與傳統的住宅開發模式趨同,它對產業地產商的要求不高但項目運轉能夠短、平、快,適合中小城鎮的發展。第四種模式特點是政府提供資源(土地、優惠政策等)并成立管委會、地產商投資建設、龍頭企業入駐發揮產業號召力,以共同推進園區的開發和經營。它顯然適合城鎮化程度高、市場經濟體制較為成熟的地區。
新型城鎮化進程與產業地產發展的相互促進
城鎮化進程將與產業地產發展相互促進。可以說,沒有城鎮化發展,產業地產的生存就會失去起碼的空間;沒有產業地產發展,城鎮化的進展就會受到諸多瓶頸。今后城鎮化與產業地產發展將會互為動力,共同前進。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