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超市擬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1 項目背景
隨著民間金融的全面開放,金融服務將從“中介時代”進入“超市時代”。 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戴園晨教授在金融研究文獻中提出“構建金融超市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必然選擇”。2016年初,國務院印發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國發﹝2015﹞74號文件)是未來指導我國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發展普惠金融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普惠金融已經納入了國家層面總體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同年經國務院批復,中國人民銀行聯合有關部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使蘭考縣成為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同時,山東省政府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批準成立了“山東省普惠金融研究院”,該院是專注于開展普惠金融理論研究、學術交流和普及普惠金融知識的第三方高端智庫。
不難發現,普惠金融從專家的理論層面到國家的戰略規劃層面,都在大力倡導發展普惠金融,但是“如何實施、誰來實施”是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鑫旺普惠金融超市設立的目的是為了落實普惠金融政策,引導金融資源更多的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及個體工商戶等普惠金融薄弱領域,讓金融真正普及大眾,惠及民生。
基于以上原因,?山東鑫旺集團?前期在山東省泰安市投資5億元打造首個金融超市試點項目——鑫旺普惠金融中心,在山東省德州市投資10億元打造“夏津鑫旺國際金融產業園”。
目前普惠金融已在100多個城市,并與40余個地方政府達成意向合作協議,未來目標五年內將項目入駐到每個縣市區及工業園區,為國家以及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個人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務,盤活地方經濟、拉動全國與地方GDP。(具體案例詳見附件三)
項目目前以山東鑫旺集團為依托,在某市設立分支,擬建某鑫旺普惠金融超市項目,未來將為某市地方經濟帶來巨大貢獻。
2.2.1 項目有利于規范當地金融秩序
金融業的深度融合給社會大眾帶來了更好體驗、更多選擇,也促進了傳統金融機構的變革。然而,在其蓬勃興起的同時,也伴隨著野蠻發展、亂象叢生,一些企業打著互聯網金融和金融創新的旗號沖破監管紅線,擾亂了金融秩序,給消費者帶來嚴重損失。如何在鼓勵金融創新的同時避免監管盲區下的資本套利,如何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激發信息技術帶來的金融新動力,如何讓消費者看清“亂象”背后的“真相”,成為推動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在促進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等方面,互聯網金融發揮了獨特作用。然而,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屬于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特點。當前,在經濟增速下行、監管環境不完善、從業機構良莠不齊等主客觀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某些業態脫實向虛、偏離正確創新方向的傾向越發明顯,風險累積也越來越大,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聲譽和市場情緒受到很大影響。如何利用好互聯網金融對實體經濟有利的一面,同時又能規范行業發展、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成為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和監管所面臨的難題。
項目的擬建本身資金不過賬,同時針對前端(整合的金融機構)與終端(需要貸款的企業與個人)經行嚴格的審查,必然將會幫助政府搭建金融混業服務平臺,規范當地金融秩序。
2.2.2 項目的搭建有利于解決與規范金融信息服務
中國是一個資產總規模已超200萬億元的金融大國,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中證券交易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兩位,金融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金融信息服務產業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根據課題組對金融信息服務產業構成的分析和市場估計,到2020年,全部金融信息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同時市場上的金融信息服務目前還滿足不了市場的“規模特性”。
金融信息服務看似是個“小眾產業”,但其對金融創新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引領作用。金融信息服務發展與金融發展高度相關,現代金融活動離不開信息數據的指引。在以互聯網為代表和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網絡條件下,金融信息服務是轉方式、調結構需要重點發展的重要新興產業之一。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這個金融信息服務有兩個核心痛點:一是金融信息資源仍相對匱乏,二是金融信息內容的集成度較低。用戶需要包含一站集成式的,同時涵蓋場景化、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信息服務。
金融信息是核心領域的關鍵信息,事關金融穩定安全,也事關民眾切身利益。而不同部門管理的側重點存在差異,亟需建立分工負責與統籌協調有機結合的管理體制。政府相關部門正加快健全政策措施,以更加科學、有效的指導和管理,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資本市場的發展,離不開持續有效的信息披露。證監會依據《證券法》相關要求,對證券信息資源實施有效管理,在積極利用政策、約1億用戶需求以及信息技術等手段,促進證券信息服務快速的發展。
項目擬建服務中的鑫旺普惠智慧云平臺,將解決當地金融信息服務中兩個核心痛點,使XXX市金融信息資源相對充裕,內容集成度高,同時解決當地貸款企業與貸款組織一站式集成化、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
2.2.3 有利于當地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提速
行業的發展并不是封閉與單一性的,一個產業的發展將會帶動當地整個產業鏈的經濟循環體系,項目的搭建有利于讓當地大多數企業獲得金融支持,最大限度地促進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讓當地大多數產業的發展提速,大大增強當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在每一個細分的金融領域,都有多家機構入駐普惠金融服務中心,這些機構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競爭,必然可以大幅度降低當地企業的融資成本,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2.2.4 項目的搭建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顯著
能得到金融支持的企業遠比得不到金融支持的企業發展速度要高。普惠金融服務中心的設立,將會使更多的企業有機會得到資金支持,撬動企業產值,提升發展速度。
項目的搭建可為當地直接帶來稅收5,627.77萬元,同時間接給當地帶來稅收15,800.00萬元以上,并為當地間接創造就業崗位300個以上,以上數據可表明項目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顯著。
1.2 項目模式簡述
項目模式可簡單闡述為:以山東鑫旺集團為依托,通過(某某市)鑫旺普惠金融超市,整合當地金融機構,為當地個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咨詢、培訓、專業指導、金融貸款產品對接等金融服務,從而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難題。最終實現直接盤活地方經濟、增加地方稅收、增加地方就業、等民生問題,并有利于解決地方引進各大行業專業人才,提高地方政治、經濟地位。
1.4 建設性質及內容
項目租用場地3000平方米,其中內容有:
1、前臺接待區100平方米;
2、休閑洽談區200平方米
3、多功能培訓室400平方米;
4、開放式金融辦公區600平方米;
5、中型會議室200平方米;
6、VIP接待室、辦公室300平方米
7、多功能觸控一體機體驗區100平方米
8、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500平方米
1.5 項目主要經濟指標
項目正式運營后,保守估計每年為當地有金融需求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對接10億元貸款的規模。項目直接納稅總額為1,736.12萬元;間接為政府帶來稅收約為15,800.00萬元(①、按照10億元貸款,金融機構取得利息收入和手續費等收入都需要繳納營業稅金及附加,實現利潤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此外,還有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等。按照年利率8%,納稅率保守估計10%計算,則每年為800.00萬元;②、按照10億元貸款額,企業可通過貸款額10億元保守帶來30億營業,保守按照5%納稅率核算,則每年為15,000.00萬元)。同時,直接創造就業崗位80人,間接為當地解決勞動就業300人以上(按照每人年產300.00萬元營業核算,10億元所需匹配人數為333人。)
目錄
目錄 1
第一章 總論 7
1.1 項目概況 7
1.1.1項目名稱 7
1.1.2 項目承辦單位及負責人 7
1.1.3 擬建地點 7
1.1.4 搭建周期 7
1.1.5 項目投資金額 7
1.1.6 資金籌措 8
1.2 項目模式簡述 8
1.3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及原則 8
1.3.1 編制依據 8
1.3.2 編制原則 9
1.4 建設性質及內容 9
1.4.1 項目擬建性質 9
1.4.2 項目擬建內容 10
1.5 項目主要經濟指標 11
1.6 項目經濟效益 12
第二章 項目擬建背景及必要性 13
2.1 項目背景 13
2.2 項目的必要性 14
2.2.1 項目有利于規范當地金融秩序 14
2.2.2 項目的搭建有利于解決與規范金融信息服務 14
2.2.3 有利于當地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提速 15
2.2.4 項目的搭建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顯著 15
第三章 市場分析 17
3.1 前端(金融機構)市場分析 17
3.1.1國內銀行發展趨勢 17
3.1.2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發展現狀 18
3.1.3 互聯網信息技術產業影響力分析 19
3.1.4 金融業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20
3.1.5前端(金融機構)市場總結----提高創新能力,跟上社會融資變革的節奏 20
3.2 終端市場(融資貸款企業)分析 21
3.2.1外部環境因素 21
1、政府因素 21
2、金融機構因素 21
3、信用擔保體系因素 22
4、直接融資因素 22
5、法律體系因素 22
3.2.2 企業自身因素 22
1、中小企業素質較低,信用狀況較差 22
2、中小企業缺乏擔保物 23
3.2.3 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構成 23
1、無風險利率 23
2、風險定價利率 23
3、利率出超部分 24
4、中介服務費用 24
5、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24
6、中小企業財務不規范、信息不充分 25
7、傳統金融機構信貸模式仍然滯后 25
8、新型金融機構發展仍然不足 25
9、政策性擔保機制尚未充分發揮作用 26
10、信用中介發育及專業水平不足 26
11、政策機制及效率有待提高 26
3.3 項目市場總結 27
1、項目的搭建做好了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27
2、項目的搭建有利于加快傳統金融機構轉型 27
3、項目的搭建必將加快建立新型金融機構 27
4、項目的搭建有利于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27
5、項目的搭建有利于深化金融服務體系發展 27
第四章 項目模式與產品分析 29
4.1 項目服務模式分析 29
4.1.1 項目總體規劃簡述 29
4.1.2項目落地方模式簡述 30
4.2 產品服務模塊分析 30
4.2.1普惠金融板塊業務分析 31
4.2.2創新產業金融板塊業務分析 32
4.2.3智慧云平臺 32
4.3 金融機構入駐方式 32
1、金融機構入駐方式(一) 32
2、金融機構入駐方式(二) 33
4.4 項目服務概況 33
4.5 項目優勢 34
1、降低資金提供方的考察成本 34
2、節約資金需求方的時間成本 34
3、掌握XXX市企業信息資源,入駐機構提供客戶資源,提升入駐機構業務量 34
第五章 風險把控與客戶服務流程 36
5.1 項目風險把控 36
5.2 企業流程分析 37
5.2.1 業務受理 37
5.2.2調查評價 37
1、調查評價并撰寫報告 37
2、審定業務考察報告 37
5.2.3 業務審批 38
5.2.4貸款發放 39
5.2.5 貸后管理 39
5.3 種植、養殖個體服務流程分析 40
5.3.1營銷和受理 40
5.3.2 貸前調查 40
5.3.3 審核 40
5.3.4審批 41
5.3.5 貸款發放 41
5.3.6 貸后管理 41
5.3.7 信貸檔案管理 41
第六章 項目的組織管理和實施進度 42
6.1 項目運營組織架構 42
6.1.1 項目組織架構分析 42
6.1.2 項目運營管理人員分配 42
1 總經理崗位職責 42
2 副總經理崗位職責 43
3 綜合業務部職責及崗位職責 44
3.1綜合業務部職責 44
3.2綜合業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45
3.3受理專員崗位職責 45
3.4 客戶經理崗位職責 45
4 風控部職責及崗位職責 46
4.1 風控部職責 46
4.2 風控部經理崗位職責 46
4.3 風控專員崗位職責 47
5 法務部職責及崗位職責 48
5.1 法務部職責 48
5.2法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48
5.3法務專員崗位職責 50
6 財務部職責及崗位職責 51
6.1財務部職責 51
6.2 財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51
6.3 主管會計崗位職責 52
6.4 出納崗位職責 53
7 行政部職責及崗位職責 54
7.1 行政部職責 54
7.2 行政部經理崗位職責 54
7.3綜合內勤崗位職責 55
6.2 項目發起公司背景 56
6.2.1 項目發起方介紹 56
6.2.2 戰略支持單位介紹 57
1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中心 57
2 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57
3 中關村資本市場研究會 58
4中金國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9
5 華爾街(北京)經濟研究所 59
6.3 項目搭建周期 60
第七章 固定資產與資金籌措 61
7.1 投資估算 61
7.1.1編制依據 61
7.1.2編制取價方法 61
7.1.3 項目固定資產投入 61
7.1.4 項目設備投資核算表 63
7.1.5 項目流動資金投入 64
7.1.6 項目總投資 64
7.2 項目資金籌措 64
7.2.1 項目資金來源 64
7.2.2 項目資金使用 64
第八章 財務指標分析 66
8.1 編制依據 66
方案一:無政策支持與補貼 66
8.2 收入測算(無政策補貼) 66
8.3 銷售稅金及附加(無政策補貼) 67
8.4銷售成本(無政策補貼) 67
8.5 總成本核算(無政策補貼) 67
8.6 方案一(無政策支持補貼財務總結) 68
方案二:當地政策支持與補貼 68
8.7收入測算(PPP合作) 68
8.8 銷售稅金及附加(PPP合作) 69
8.9銷售成本(PPP合作) 69
8.10 總成本核算(PPP合作) 69
8.11 銷售利潤(PPP合作) 70
8.12 財務評級靜態指標(PPP合作) 70
1、投資利潤率:347.65%(詳見8.13總表) 70
8.13財務評價匯總 70
8.14 財務評價結論 71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72
9.1方案的總體描述 72
9.2研究結論 72
9.2.1 總體結論 72
9.2.2 項目背景與可行性結論 72
9.2.3 市場結論概述 73
9.2.4 選址結論概述 73
9.2.5 財務評價 73
9.3建議 74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