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近年來,蘭州市以“宜居宜業宜游”為目標,立足優勢,深挖本土資源,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村制宜開展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等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著力完善農村發展基礎、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提升村容風貌形象,打造了一批集休閑、旅游、特色產業發展、歷史文化傳承等為一體的美麗宜居鄉村。
一、強化支撐打造美麗“內核”
近年來,蘭州市紅古區平安鎮仁和村采取“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大力發展精細化設施農業,村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產業做強了,村民富裕了,大家對生活環境有了更高要求,提升村莊“顏值”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一排排特色圖案裝飾的房屋,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村道,一座座古樸典雅的亭子,一簇簇花香四溢的鮮花,整個村莊美麗如畫、瓦舍清新,“顏值”已今非昔比。
強化產業這個支撐,讓鄉村真正美起來。近幾年,蘭州市許多村莊跟仁和村一樣,美麗鄉村建設干得風生水起。在柳樹鎮黑城村,當地發動村民全面、徹底拆除了村內的私搭亂建,引導群眾開展美麗庭院建設,流轉土地發展“開心農場”,以鄉村游為主題的新型業態正在悄然興起;在榆中縣馬坡鄉張家寺村,當地依托興隆山景區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在村內修建古風涼亭,布設花壇圍欄,打造農家私廚小院,不僅帶動了特色農產品電商經濟,也促進了鄉村休閑游、徒步游的發展……
二、拓展載體打造宜居人家
2015年以來,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蘭州市借鑒河北、山東等發達省份先進經驗,在全省率先試點示范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永登縣柳樹鎮是蘭州市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的第一批試點鎮。改造后的廁所又干凈、又衛生,既減少了填埋處理糞渣糞液的麻煩,也保持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潔舒適。如今,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工作已得到農民群眾的熱情呼應和一致好評。
去年以來,為大力改善農村環境和農民生活條件,創建宜居人家,近兩年,蘭州市不斷拓展推進工作的新載體,在農村衛生改廁的基礎上,吸收大氣污染防治的有益經驗,還開展了農村小煤爐、老土炕改造試點,在榆中縣、七里河區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縣區試點安裝新型清潔暖炕、節能灶3000多套。今年,蘭州市還將農村改灶、改炕、改廁納入2018年政府為民辦實事,專項安排財政資金2000萬元,啟動以農村改灶改炕改廁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三改”工作。為深入推進農村“三改”工作,蘭州市提出要按照“以人為本、尊重民意,政府主導、協同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典型引路、整村實施”的要求,綜合考慮各縣(區)不同資源稟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群眾生活習慣,全面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提升鄉村振興保障水平。
三、創新模式破解投入難題
創新發展模式、破解投入難題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為此,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蘭州市堅持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展開探索。
榆中縣浪街村成立了榆中浪街鄉村旅游有限公司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兩家村集體企業,動員群眾以閑置的資金、宅基地、房屋、承包地等資源資產量化入股村集體企業,由企業統一管理經營,按股分紅,盤活了農戶的自然資源、存量資產和人力資本。目前,村里利用這種模式,已通過入股等方式籌措投入建設資金3000余萬元,重點建設特色小吃街、農耕博物館、民俗院落等23個項目。
浪街村毗鄰素有榆中“小三峽”之稱的徐家峽、唐家峽、龕谷峽,周邊自然風景宜人,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勢明顯。近年來,浪街村按照榆中縣委、縣政府的部署,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留住美麗鄉愁的重要載體。如今,浪街村充分挖掘傳統文化、鄉愁文化和民俗文化內涵,用獨特的文化載體打造獨具旅游特色的休閑鄉村,“老家·浪街”品牌,已成為蘭州美麗鄉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今年,蘭州市將以發展鄉村旅游為方向,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年內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34個,環境整潔村60個,建設5個美麗鄉村示范帶;力爭到2020年,全市建成150個左右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其余行政村建成環境整潔村。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