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市場競爭尚未達到飽和狀態 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正處于快速上升期的國內口腔市場還未現行業壟斷者。8月16日,瑞爾集團總裁鄒其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口腔市場競爭尚未達到飽和狀態。從目前看來,國內大約有8萬-9萬家口腔診所,其中主要以個體診所為主,即便是擁有千家門店規模的口腔連鎖機構,也難占到5%的市場份額。
隨著公眾經濟收入提升、口腔保健意識增強,國內口腔醫療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口腔服務市場規模已達200億元。2011年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達320億元。到2013年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接近500億元。到了2016年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達到783億元,截止到2017年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達到了880億元,2008-2017年十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初步測算2018年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960億元左右。
利好政策支持,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眾多資本進入口腔領域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為提升消費者口腔健康意識,2019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發布《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要根據生命早期1000天、兒童、中青年(職業)人群、老年人重點口腔問題,分類指導,強化早診早治,推動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此外,文件中指出,要鼓勵、引導、支持社會辦口腔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參與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務。
利好政策支持,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眾多資本進入口腔領域,依托資本,口腔醫療機構也開始大規模擴張。資料顯示,2018年5月,泰康人壽以20.62億元投資拜博口腔51.56%股權;2018年6月,歡樂口腔醫療集團宣布獲得來自君聯資本等機構參與的4.5億元B輪融資;2018年9月,馬瀧齒科完成2.3億元D輪融資。得益于資本支持,包括歡樂口腔、勁松口腔醫療等機構均有擴張計劃。2017年,瑞爾集團宣布獲得D輪融資時也宣布擴張戰略,計劃在2025年之前建設成擁有1000家診所的口腔醫療機構。
隨著國內居民收入的提高,對口腔醫療也將更加重視。醫療服務行業是朝陽產業,加上我國的人口基數優勢,口腔醫療行業呈現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國家政策也在鼓勵社會資本積極進入,民營醫療機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大量資本開始爭先恐后布局。截至到2018年-2019年1月,我國口腔醫療行業融資事件共21起,融資金額超過40億元人民幣。
資本的進入確實能夠為機構擴張帶來資金支持,但如何平衡好支出和回報讓企業得到穩健發展成為口腔醫療診所需要考慮的問題。根據媒體公開報道,2007年,一家口腔連鎖機構獲得巨額融資后,開啟過一輪快速擴張,兩年時間門店從幾十家擴張到近百家。但擴張勢頭并未持續多久,因大規模虧損,資金吃緊,連鎖門店很快迎來關門潮,重新回到了20幾家連鎖門店的規模。
口腔診所連鎖化是未來發展趨勢
在鄒其芳看來,口腔診所連鎖化是未來發展趨勢,而連鎖機構的發展需要資本的支持。“我們可以把資本看做是水,口腔機構是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何駕馭好‘水’,對口腔機構運營者來說至關重要。”
“我們在口腔行業已經20年,清晰地知道醫療行業有其規律性,質量把控和人才培養是口腔醫療發展中最關鍵問題,這兩個關鍵點也決定著醫療行業發展不可能太快,醫療行業的發展是穩步持續增長的過程。投資人投資理念會有所不同,有一些是短期投資,有一些是長期投資,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導致口腔機構發展過程中需要找到那些長期的投資。”鄒其芳說道。
對于口腔診所擴張,在瑞爾集團發展的20年中,鄒其芳有著自己的體會。在鄒其芳看來,在口腔機構發展過程中會發現由快速擴張帶來的管理覆蓋問題。“任何一個新診所,初期都會有一段的投入過程,會出現虧損。如果門店擴張速度過快,虧損較多,便難以實現盈利。但如果企業能夠穩步走,在人才培養和質量把控等方面做好,便會很快進入盈虧平衡狀態。”
據介紹,目前瑞爾集團旗下的瑞爾口腔、瑞泰口腔兩大品牌診所總數超過100家,其中有80%以上的機構已經實現盈利。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