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電子信息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電子信息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力。2023年,電子信息行業面臨著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形勢,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本文將從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和發展建議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現狀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上年下降8.1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工業總體增速3.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出口交貨值66776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較上年大幅下降10.9個百分點。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54486.9億元,同比增長5.5%,低于上年同期9.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389.5億元,同比下降13.1%,低于上年同期52個百分點。從細分領域來看,集成電路、手機、移動通信基站設備以及彩電等產品產量穩步提升,顯示出結構向優的特征。
從全球視角來看,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所提升,但仍面臨著一些制約因素。根據國際電子信息技術協會(IEA)的報告2,2022年,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達到2.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2%,其中,我國占比達到28.9%,位居全球第一。但同時,我國電子信息行業也受到了地緣政治沖突、新冠疫情、供應鏈中斷、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產品出口受阻、成本上升、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趨勢
展望2023年,電子信息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將面對新的發展挑戰。從機遇方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提出2023年至2024年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增長點不斷涌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集群建設不斷推進。同時,國家也將加大對電子信息行業的財稅、金融、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為行業的穩增長提供有力保障。
- 5G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我國在5G技術研發、網絡建設和應用發展均處于全球領先,將推動5G-Advanced(5.5G)技術產品研發商用,實現5G個人應用創新突破和行業應用形成規模。預計2025年,5G用戶將超過56%,5G在國民經濟大類中的行業應用超過90%。5G技術將為電子信息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創新空間,促進電子信息產品和服務的升級換代。
- 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也是電子信息行業的重要賦能方向。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將持續創新發展,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2025年預計突破2萬億元,年均增長19%。智能制造向縱深發展,系統推進傳統產業變革升級。中小企業數字化加速普及,新技術工具大幅減低實施成本,向研發設計、生產管控等核心環節轉型;智能工廠走深擴寬,核心業務智能分析優化廣泛應用,銷售-設計-生產-采購多環節一體化優化快速探索。
- 先進計算的創新突破。算力作為新生產力已成為普遍共識,先進計算以系統化創新加速算力升級進程,更強調包括先進工藝、多架構芯片、軟硬協同、算存聯一體、云邊網端協同等在內的多維度、多要素系統級協同優化,量子計算、光計算等非馮計算也將保持體系化創新,并逐步探索與經典計算的融合發展。先進計算改變了創新模式,擴展了創新重點,極大得提升了算力供給能力,可更高效地支撐包括電信、金融、制造等在內的行業數字化發展,并顯著拉動數字經濟及GDP發展。
從挑戰方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國際競爭的加劇和不確定性的增加。隨著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的重塑,國際競爭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將面臨來自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激烈競爭,尤其是在半導體、軟件、云計算等領域。同時,受制于地緣政治沖突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性經歷了較大的考驗,我國電子信息行業也將面臨一些不可預測的風險和沖擊。
- 核心技術的短板和創新能力的不足。盡管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在一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一些核心技術的短板和依賴問題,如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這些技術的缺失,不僅影響了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也制約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同時,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創新體系和機制還不夠完善,創新投入和產出的效率還有待提高,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還有待加強。
- 產業結構的不平衡和不協調。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產業結構還存在一些不平衡和不協調的問題,如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和低端產品的比例失衡,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的比例失衡,高新技術產品和傳統產品的比例失衡,軟件和硬件的比例失衡,消費電子和工業電子的比例失衡,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比例失衡等。這些問題導致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也影響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建議
針對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發展建議:
- 加強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突破。核心技術是電子信息行業的生命線,也是國家的戰略資源。要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快關鍵技術的攻關和突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要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構建開放共享的創新平臺,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
- 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國家戰略,調整優化電子信息行業的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提升高端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要加強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互動合作,形成產業集群和創新中心,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 拓展國內外市場,提升國際合作水平。要充分利用國內市場的規模優勢,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和示范,培育新的消費需求和增長點,提升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和活力。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和合作,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國家的溝通和協調,推動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和恢復,提升國際市場的份額和地位。
- 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升人才素質和能力。要加強電子信息行業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建立健全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儲備中青年人才,形成人才梯隊和人才庫。要加強人才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人才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國際視野,為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