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的當下,數字化也為企業提供了無紙化辦公、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等更有效的減碳方案,這不僅可以讓企業更好地發揮減碳能力,同時也能實現生產運營全環節的降本增效,將對企業的發展帶來全面助力。...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的報告,截至2022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3372吉瓦,同比增長295吉瓦,增長率為9.6%。其中,水電裝機容量占比最高,達到39.69%,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占比為30.01%,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占比為25.62%,生物能、地熱能與...
作為現代生物質能的利用形式之一,生物天然氣在能源脫碳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生物天然氣既能補充能源供應,加強能源安全,又能在能源脫碳進程中發揮獨特作用。...
5G技術加持下,不論傳統化石能源行業還是新興產業業態,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加速融合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將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城市公交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作為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不僅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的有效舉措,也是促進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
在國內廣受歡迎的磷酸鐵鋰電池正在海外市場逐漸“起勢”。今年以來,多家海外車企相繼向中國電池廠商采購磷酸鐵鋰電池,部分曾專注于三元鋰電池的海外動力電池廠商也表示,將切入磷酸鐵鋰技術領域。種種跡象表明,磷酸鐵鋰電池正受到國際市場青睞。...
氫能作為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是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發展氫能已成為加快能源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戰略選擇。綠氫是氫能利用的理想形態,生產過程無碳排放,未來有望成為供氫主體。...
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清潔能源,是未來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2024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發展氫能不僅關系到我國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更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力量。...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展現大國擔當。實現“雙碳”目標,煤電低碳轉型是題中之義。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煤電降碳,并于近日印發《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在持續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力量、為煤電低碳發展指明方向的同時,也給相...
2023年以來,整車、電池等多類企業加速超充技術研發,全國多地也提出了建設“超充之城”“超充之都”的目標。各方加持下,超充正迎來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