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業最新政策解讀:微調效果究竟如何?
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7月份水泥產量11.9億噸,同比增長-0.3%。其中,7月單月水泥產量1.96億噸,環比下降1.96%,同比增長1.6%。
點評
1-7月水泥產量同比下降-0.3%,降幅進一步收窄。1-7月份水泥產量11.9億噸,同比增長-0.3%,降幅較1-6月份收窄0.3個百分點。7月單月水泥產量1.96億噸,環比下降1.96%,同比增長1.6%。7月產量及增速高于我們預期。
我們維持預計全年水泥產量20.7億噸,可比口徑增速為-0.2%左右;8月受雨水高溫等氣候因素影響減弱,前期政策微調的疊加效益釋放,水泥需求有望回升,預計產量較7月持平略升到2億噸左右。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刷新低。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55798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3%。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5.7%,增速比1-6月份回落1.6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下降0.7%,1-6月份為增長0.4%;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4.3%,增速回落1.5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0.5%,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投資下降8.7%,降幅收窄1.6個百分點。
房地產投資增速有所回暖。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5886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1-6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1-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2859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增速比1-6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114781萬平方米,增長14.4%,增速提高2.6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42067萬平方米,下降10.5%,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1-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381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增速比1-6月份提高4.1個百分點。
7月水泥均價423.9元/噸,同比上漲25.2%。根數字水泥網數據,7月全國高標號水泥均423.9元/噸,同比提高85.3元/噸(+25.2%);環比回落5.8元/噸(-1.34%)。分區域看,7月同比漲幅最大的是華東地區,均價上漲119.3元/噸(+364%);環比漲幅最大的是華北地區,均價上漲1.9元/噸。
投資策略
從宏觀數據看,中央系列穩增長政策效果還沒有顯現,7月水泥行業自身的運行仍然是季節性因素主導。展望八月,我們認為隨著政策的進一步的落實,前期政策微調的疊加效益將顯現,基建對經濟的托底作用或將轉為更加積極,水泥需求將邊際改善,建議關注行業協同較好區域的龍頭標的。
中國建材家居產業鏈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作為分銷商的建材家居市場,以及消費端。分銷商在此價值鏈中獲取了大部分經濟效益。從上游來看,木材塑料金屬廣泛可取,原材料供應商的優勢并不明顯;家居產品制造商數量多(超過14000家)、規模一般較小,受宣傳費用以及家具的耐用品性質所限,所生產的商品并不能產生明顯的品牌效應。由于建立分銷渠道的成本巨大,我國家居制造商的銷售很大一部分依賴于經銷商。經銷商一方面需要聯系消費者,管理商戶,另一方面要與廠商直接對接,處于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地位。由于經銷商一般能夠容納各類品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因此渠道品牌本身比產品品牌更能吸引消費者注意。一旦經銷商的銷售渠道建立完成,價值鏈得以連接,經銷商能夠獲得產業中大部分經濟效益。
從經營規模和市場影響力來看,我國的建材家居市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全國性連鎖經營市場,布局全國。其優勢在于經營流程化、標準化程度高,但同時存在資金需求量大和管理水平要求高的缺陷。典型企業有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百安居等。第二類是區域優勢品牌市場。這類市場通常較早占據了有利商圈,擁有更好的硬件設施和購物環境,區域優勢明顯,在區域內品牌影響力大,規模效應較強。典型企業有成都富美森家居、西安大明宮、杭州新時代等。第三類是其他傳統的小型市場。此類市場數量眾多,大多成立較早,規模較前兩類市場更小,硬件設施和購物環境更差,品牌影響力更低。全國連鎖、區域連鎖與小型市場并存。總體來看,前兩類均為品牌化、規范化市場,經營規模大、產品品種豐富、購物環境好、品牌突出、售后服務好。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