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行業在高新技術產業等下游產業等帶動下,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機床行業是關系國家經濟的戰略性產業,是裝備制造業的加工母機,也是加工制造的關鍵裝備,幾乎所有金屬切削、成形過程均需借助機床實現。機床的加工復雜度、精度、效率和柔性直接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制造水平,在裝備制造業中戰略地位突出,對國家整體的工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也有著重大影響。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包括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木工機械、鑄造機械、機床附件、工量具及儀器、磨料磨具和其他金屬加工機械等八個子行業,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是中國機床工具行業中經濟規模最大、地位最顯著的產業領域。
行業發展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中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達到78.32萬臺,同比增長2.2%。根據國家統計局、海關和行業協會統計重點聯系網絡的信息和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機床消費總額約為275億美元,其中,金屬切削機床消費額約為164億美元,占比59.64%。盡管中國金屬切削機床行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存在機床消費和生產的結構性矛盾。目前,中國機床數控化率不足30%,顯著低于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60%-70%的數控化率。國產數控金屬切削機床也還是處于低端混戰、高端失守的局面,高檔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則大部分依靠進口。
不難發現,中國數控金屬切削機床自主創新能力仍不足,在質量、交貨期和服務等方面與國外知名品牌制造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及下游行業產品的升級,金屬切削機床的需求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數控化率將進一步提高,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將擁有更大規模的市場需求。
2016年中國機床進口總額約為75億美元,同比下降12.8%。其中,金屬切削機床進口約為61億美元,同比下降12.9%;金屬成形機床進口約為14億美元,同比下降12.5%。由于進口商品多為中高端金屬切削機床主機、切削刀具和機床核心功能部件,以及近年來金屬切削機床進口金額呈現的下降趨勢,反映中國金屬切削機床消費市場處于動力轉換過程,并正在通過自主開發創新與核心技術的攻關,逐漸降低對進口產品的過度依賴。
行業發展趨勢
1.非標準化、個性化產品需求呈現增長趨勢
目前市場上的金屬切削機床產品主要還是以通用型、標準化的產品為主,但下游企業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標準化的機床產品已經難以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因此非標準化、個性化的定制數控機床產品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也是機床生產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2.智能化、集成化、高精度化是行業發展趨勢
智能化體現在各個方面,如加工過程的自適應控制,工藝參數自動生成,電機參數的自適應運算、自動識別負載、自動選定模型,智能化的自動編程、智能化的人機界面,智能診斷、智能監控、系統的診斷及維修等。具有“自感知、自診斷、自調節、自適應和即時網絡通訊”功能的智能機床,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與深度融合,能夠實現最優化加工。隨著科技不斷創新,智能機床作為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將成為智能生產系統的關鍵加工設備。
現代數控機床的另一個重要技術趨勢是功能集成,即把原來需要多臺機床實現的功能集成到一臺機床上實現,這樣能夠適應市場單件、小批量、快捷生產的需求,具有保持工序集中、節省作業面積、減少機床和夾具數量、消除或減少工件重新安裝定位次數、縮短加工周期等優勢,從而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
加工精度是衡量機床設備技術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直接影響相關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穩定性,因此,未來高品質的金屬切削機床必然具備高精度的加工能力和精細的加工工藝。其中高精度化主要體現在切削加工和銑削加工的加工工藝和加工方法上:適合高速切削加工的走刀方式、專門的 CAD/CAM 編程策略、優化的高速加工參數、充分冷卻潤滑并具有環保特許的冷卻方式等。
未來在產業升級轉型過程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設備也將向智能化、集成化、高精度化方向發展。
在產業結構升級的宏觀背景下,金屬切削機床正朝著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依托于中國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規劃,汽車產業、傳統機械產業、航天航空等軍工產業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等下游產業的強勁需求,金屬切削機床制造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