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再生資源”的新模式,將是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必由之路?
當前,環境污染形勢嚴峻,自然資源日益枯竭,作為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再生資源行業的發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國已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6年,我國十大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值為5902.8億元,主要再生資源品種價格同比增長14.7%。其中廢電池增幅最大,同比增長34.1%;只有報廢汽車出現了下降,同比下降11.4%。
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的統計, 目前西歐、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已達到 90%左右,回收加工水平也較高; 而我國在這方面仍處于落后水平,當前我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不足 70%,到2020 年,我國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率提高到 75%, 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率提高要求可為行業帶來可觀的增長空間。
再生資源行業經過多年的發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產業的不斷提升,園區化已經成為再生資源行業集約化發展的主要形態。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再生資源產業已經形成了遍布全國各地、網絡縱橫的格局。目前,全國再生資源行業共有回收網點20萬個,回收利用加工企業1萬多家,從業人員1800萬人,再生資源行業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和發展模式上都取得很大進步,節能減排效果日益顯著。
再生資源是國民經濟基礎原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是資源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人均擁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長期存在。因此,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再生資源的廣泛利用對我國防止資源再流失、能源再浪費和環境再污染,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整體而言,再生資源行業前景明朗,但問題依舊從在:行業準入門檻低,企業競爭力不足,呈現出了小、散、差的特點,因此,還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與升級轉型。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互聯網+”模式從某種程度上為再生資源回收打開了一個新渠道。再生邦基于線上獲取商機,線下溝通模式,這種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聯網信息傳播快,平臺利用零距離,方便快捷等特性,勢將成為回收行業發展新方向。
中國再生資源協會會長蔣省三曾表示,“互聯網+再生資源”的新模式,將是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必由之路。他表示,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到今天,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收舊利廢行業,而是成為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內容,需要以綠色發展的眼光審視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
面對再生資源回收黃金時代,不少從業者已借力互聯網快車,再生資源行業未來勢必出現新的機遇和挑戰!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