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設備行業未形成行業競爭規范,技術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風電設備是指利用風能發電或者風力發電的設備。風電行業產業鏈可主要分為風電運營商、整機制造商和關鍵零部件制造商。目前我國的風電設備企業數目多,零部件與整機組均形成批量生產,使得風電設備產品逐漸國產化,用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風電設備新增裝機容量1966萬千瓦,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17757萬千瓦,同比增長5.2%。近年來我國風電新增裝機、累計裝機容量都保持在世界第一,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我國將繼續保持,但增速可能會繼續放緩,有望成為世界上風電設備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
又加上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國內風電設備產業的發展,產業政策的扶持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進一步推動了風電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帶動了風電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對于一個完整的風電機組而言,一般由許多零部件組裝而成。風電機組一般有四大關鍵零部件 風機葉片、齒輪箱、塔架和發電箱,其成本分別約占機組總成本的23%、15%、15%、10%。
從零部件價值量的角度來看,風機葉片的價值量最大,造價約占整個設備的23%。國內具有風機葉片規模生產能力的公司主要有 中材科技、中復連眾、中航惠騰,棱光實業;國際知名的葉片制造商主要為 丹麥艾爾姆(LM)公司、維斯塔斯(Vestas)公司、西班牙歌美颯(Gamesa)公司,和印度蘇司蘭(Suzlon)公司。
目前從事中國齒輪箱建造的公司主要有 南京高精齒輪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重齒、大連重工、德陽二眾等,由于中國齒輪箱的結構基本采用國外技術,對功率分流方式、均載型式等關鍵技術缺乏深入研究和成熟經驗,因此齒輪箱的優化也會成為風電領域未來發展的一大重點。
中國風電設備整機市場正如其他行業一樣,不但要承受來自自身行業內部其他競爭對手的威脅,而且要提防潛在的進入者、來自相關產業的替代品的競爭,同時行業利潤還要受到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的擠壓。最初起步就置身于政策“保護傘”下的風電設備產業,如今將迎來更開放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雖然風電市場空間非常廣闊,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有一大批民營風電設備企業被擠出這個領域。
目前風電機組制造行業缺乏自律,未形成行業競爭規范,低價競爭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也使得開發商、整機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相互拖欠貨款現象嚴重,為風電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為此,相關部門仍需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和手段,為行業提供優質產品。
在行業標準和認證方面,目前獲得國家認監委批準開展風電設備認證工作的有三家機構,鑒衡認證中心、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但整體上說,我國風電設備認證標準還需要統一和完善,技術手段和經驗有待進一步提高,產業的上下游都需要用有效標準來規范行業發展,以提升我國風電設備在國際同行內的認知度。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