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場景從社交分享變為個人享受 啤酒品質升級已成定局
疫情過后,隨著日常生活逐漸回歸正常化,人們的消費場景也逐漸增加,伴隨著全國各地夜經濟的發力,啤酒市場也迎來復蘇。壓抑了大半年的消費者,大健康意識普遍提升,品質化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啤酒品質化升級也成定局。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指出,消費升級所帶來的消費結構轉型持續引導啤酒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速度加快,啤酒消費正在從價格到品質;從大眾化到個性化;從社交分享到個人享受;從豪飲到自酌等多層面發生轉變。在生活品質不斷升級的今天,品質“尖貨”的“悅己型”消費盛行,新、奇、特、稀,成為啤酒產品的未來標簽。
餐飲業拉低客單價培養品質消費習慣
8月7日,記者在北京豐臺老永外餐廳的啤酒展柜前看到白熊、1664、百威、健力士、范佳樂、金燕等中高檔啤酒種類豐富。店鋪掌柜諸先生向記者介紹:“最初我們的營銷策略是普啤一元一瓶無限暢飲,現在調整為全場啤酒買二送一。主要目的是為了拓展中高檔啤酒的市場,通過拉低客單價,吸引消費者體驗精品啤酒,讓更多的顧客愿意為精致口感買單,培養品質消費習慣。”
而豐臺區定安路有緣米線餐館則通過價格對比,讓消費者選擇消費精品啤酒。記者在餐廳的酒水單上看到,燕京普啤與青島普啤的價格為每瓶6元,而雪花純生和勇闖天涯的價格為每瓶7元,“燕京小u”為每瓶10元。精準的市場定位,1至4元的價格區間,讓不少消費者選擇精品啤酒。一位顧客對記者說:“普啤和純生就差一塊錢,但是口感真的太好了,現在喝普啤反而覺得有點不適應了。”
GlobalData數據顯示,從消費結構來看,經濟型啤酒銷量占比從2013年開始下降,中高檔啤酒銷量提升,至2018年,經濟型啤酒銷量由83.22%降至68.66%,中高檔啤酒銷量則由16.77%上升至31.14%。
飲用場景轉變啤酒日趨飲品化
啤酒品質化升級,也給消費者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味覺體驗。日前,記者走訪多家商超發現,如今各類精釀啤酒的味道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的“苦”和“酸”。巧克力、花生醬、香草、果香、蜜香甚至胡椒和醋味啤酒,刺激著消費者的味蕾,提高了用戶與產品之間的粘性。個性化的啤酒口味,讓飲用場景從社交分享過渡到個人享受。喝一杯自己喜愛口味的啤酒,成為不少職場白領工作之余最愜意的休閑方式。
此外,啤酒區別于飲料的“陽剛屬性”,在男性消費群體中也呈現出飲品化趨勢。
每天堅持7公里夜跑的李先生對記者說:“啤酒相比飲料有很多優點,糖分低、熱量低,屬于男人的飲料。每天健身回來,必須要喝兩聽涼啤酒,降溫、解乏而且具有飽腹感。”
川財證券分析認為,短期疫情影響下,預計全年啤酒家庭自飲消費占比將有所提升。長期來看,家庭自飲消費更為注重產品品質,口感更具差異化的高檔拉格、精釀啤酒等品類有望脫穎而出。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