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馬鞍山-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平臺建設項目
1、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平臺建設項目
項目總投資:24,613.00萬元
項目建設期:2年
項目建設地點:安徽省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項目實施主體: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建設內容:本項目旨在通過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提高公司運維服務能力的智能化、精準化、多樣化水平,進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1)利用當代科技發展成果,順應世界制造業發展趨勢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制造業正在逐步實現數字化、無人化和智能化,智能制造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智能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未來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要搶占這一制高點,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路徑。
世界各國對于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的認知是統一而清晰的。歐美等發達國家陸續出臺了《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國家工業戰略2030》《機器人新戰略》和“社會5.0戰略”等一系列戰略,加緊在智能制造領域進行戰略布局。
公司作為冶金裝備制造企業將順應世界制造業發展趨勢,持續發力智能制造核心能力建設,將充分利用自身生產、研發、信息技術、人員等優勢,不斷深化產品鏈、技術鏈、服務鏈,以穩步提高對外提供智能運維服務能力,通過業務模式創新和技術服務創新,逐步推動公司從冶金設備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型,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和運營維護智能化水平,力爭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2)順應國家發展戰略,符合中國制造業強國發展要求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進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中國制造2025》從國家層面確定了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的總體戰略,明確提出,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中國先后頒布了《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政策,積極推進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為中國制造業跨越發展提供歷史性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是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
本項目響應智能制造趨勢,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將通過引入更加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打通工廠的生產制造、供應鏈等環節銜接。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公司逐步實現裝備智能化、生產實時化、服務全面化、管理垂直化等多方面可持續發展,滿足下游市場持續增長業務需求;增強公司的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建設水平,強化公司在生產制造上的優勢,保持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3)順應鋼鐵行業智能生產及智能運維趨勢,滿足行業專業化服務需求
隨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加快推進,鋼鐵產業重點發展規劃系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節能降耗。下游鋼鐵企業逐漸重視通過采用創新而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對制造設備進行智能化的管理,需要通過相關智能化應用系統來為產線精細化管理、設備智能運維等方面提供智能運維總包服務,提升鋼鐵企業智能化水平,這就對設備供應商綜合專業服務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總包服務是指負責相應產品或產線設備設計、供貨、安裝及維護的全過程服務。項目通過智能運維服務平臺的搭建,有助于下游鋼廠進一步提升產品生產效率、提高鋼材質量,實現客戶的降本增效,促使鋼鐵工業沿著節能減排、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本項目系公司順應下游行業發展趨勢、結合自身戰略發展需求做出的重要舉措,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利于公司總包服務能力的提升,針對不同的產線及工藝為客戶定制服務方案,從而極大增強服務客戶的能力,滿足客戶專業化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
(4)有利于提高公司智能運維、綠色再制造和總包服務能力,實現綜合方案服務商的發展目標
公司立足冶金設備制造領域多年,主要從事冶金成套設備、核心設備、核心備件、表面技術、再制造、總包服務等六大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公司憑借技術、人才、品牌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積累了眾多優質客戶資源。公司服務的客戶產線超過一千條,重型萬向軸、打包機等核心產品、設備的市場認可度高,為公司開展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公司從現有產品入手,為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總包運維服務、再制造等業務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
本項目實施后,通過加深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鋼鐵行業運維服務的融合發展,針對設備智能點檢、維護和生產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提升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公司研發的現場傳感數據采集系統、現場總線數據網絡系統、5G/WIFI數據傳輸系統、大數據存儲與分析系統、故障診斷專家系統、AI工作站、產線運維數據顯示及交互界面、用戶管理系統等,為總包服務提供有力的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支持,逐步實現智能運維。項目建成后,將充分發揮公司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等,鞏固公司在該領域市場地位,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現有業務向更高層次發展。未來公司將從鋼鐵行業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商逐步發展為跨行業的工業服務提供商。
3、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1)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以確保鋼鐵行業的健康、有序、長久發展,為上游設備行業及相關運維服務供應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貫徹實施推動了設備制造行業升級,為設備制造行業未來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利于設備制造行業繼續保持穩定、持續發展。
(2)項目服務市場空間廣闊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提出為解決鋼鐵產業產能過剩,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調整鋼鐵產業結構,綠色再制造需求不斷增長,國內鋼鐵企業設備類固定資產超過30,000億元以上。
同時,國內鋼鐵企業高端設備維修主要依靠國外設備制造商提供生命周期全過程運維服務,因此導致整條高端生產線運營成本始終處于較高水平,隨著核心設備、技術自研自產,國際競爭能力、競爭地位增強需求的不斷提升,智能運維服務的需求相應增長。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國內各大鋼企2017年平均噸鋼修理費117.5元,千元銷售收入備件消耗平均18.09元。2017年國內鋼鐵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72萬億元,項目服務市場空間廣闊,發展前景明朗,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市場消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3)公司擁有技術儲備及核心業務基礎
從技術儲備來看,公司搭建了一流的技術服務平臺,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研發生產的萬向軸榮獲“中國機械工業名牌產品”,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目前公司累計參與發布國家及行業標準24項(其中由公司主導制定15項),累計授權專利200余項。
從業務基礎來看,公司已成功為邯鋼、包鋼等多家客戶提供運維服務,項目經驗豐富,已經形成了標準化的服務模式和流程。團隊成員熟悉生產工藝、設備運行情況,擁有扎實的技術基礎和知識基礎,核心成員從業多年,熟悉行業市場和發展趨勢,能夠對行業趨勢進行精準的預判,保證公司發展方向與市場需求一致。公司的技術儲備及核心業務基礎,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4)公司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
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確立了戰略+技術+方案+服務+金融,五位一體營銷模式,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豐富的冶金設備產品鏈優勢和精細化的服務,使公司確立了領先的行業地位,2019年,公司實現了與邯鋼、包鋼、山鋼等14家客戶的戰略合作、產線服務,榮獲寶武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優秀供應商”榮譽稱號,持續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優質而穩定的客戶資源將為本次募投項目新增產能和服務的消化提供保障。
4、項目備案、環評情況
(1)本項目已取得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經貿發展局出具的關于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的備案表(項目代碼:2020-340562-34-03-032882)。
(2)本項目已取得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環境分局出具的《關于智能運維總包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馬經開環審[2020]12號)。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