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硫醚(PPS)合成方法優缺點對比,2023聚苯硫醚(PPS)產能現狀分析
- 硫化鈉法:該方法是用硫化鈉和對二氯苯在極性溶劑中進行縮聚反應,得到PPS。該方法是目前工業生產PPS的主要方法,具有反應條件溫和、產率高、分子量大、結晶度高等優點。但該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反應副產物多、溶劑回收難度大、環境污染嚴重等。
- 硫磺溶液法:該方法是用硫磺溶液和對二氯苯在極性溶劑中進行縮聚反應,得到PPS。該方法與硫化鈉法類似,但不需要使用硫化鈉作為原料,而是直接使用單質硫磺,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和副產物量。但該方法也有一些缺點,如反應速度慢、分子量低、結晶度低等。
- 硫化氫法:該方法是用硫化氫和對二氯苯在非極性溶劑中進行縮聚反應,得到PPS。該方法的優點是反應速度快、分子量高、結晶度高,而且不需要使用極性溶劑,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但該方法的缺點是反應條件較為苛刻,需要高溫高壓,并且硫化氫是一種有毒有害的氣體,需要特殊的設備和安全措施。
- 氧化聚合法:該方法是用過氧化物催化劑和對二苯基二硫醚在非極性溶劑中進行氧化聚合反應,得到PPS。該方法的優點是反應條件溫和、產率高、分子量大、結晶度高,并且不產生副產物,是一種環境友好的方法。但該方法的缺點是催化劑成本高、選擇性差,并且對二苯基二硫醚的制備也比較復雜。
綜上所述,各種PPS合成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和局限性,需要根據具體的生產條件和產品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方法。目前,硫化鈉法和硫磺溶液法是工業生產PPS的主要方法,而氧化聚合法和對鹵代苯硫酚縮聚法則是研究開發的重點方向。
從全球范圍來看,PPS的產能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國、歐洲和美國等地區。其中,日本是PPS的最大生產國,其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一半左右。日本擁有DIC、東麗、東曹等一批PPS龍頭企業,并且在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此外,日本企業也在海外進行了投資擴張,如可樂麗在美國增加合資企業產能,東麗在韓國開工新廠,帝人與SK Chemicals在韓國成立合資企業。
中國是PPS的最大消費國,也是PPS純樹脂的最大進口國。隨著國內汽車、電子等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對PPS的需求持續增長。根據QYResearch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PPS市場規模達到4.2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1%。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中國企業積極研發和生產PPS,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產能規模。目前,中國具備PPS量產能力的企業有新和成、沃特股份、山東明化、磐迅科技等。從各企業規劃來看,磐迅科技、山東明化、沃特股份、新和成合計規劃產能為10.5萬噸,預計未來國內PPS行業集中度、自給能力都將有所增強。
總之,PPS是一種高性能的熱塑性樹脂,在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PPS行業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3年,全球PPS市場規模將達到15.7億美元。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