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展現出其獨特魅力和巨大潛力
行業定義
3D打印(3DP)又稱增材制造技術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AM),是一種依據三維CAD數據通過逐層材料累加的方法制造實體零件的技術。
3D打印技術的歷史發展是一個不斷進步和拓展的過程。從早期的快速成型技術到如今的廣泛應用,3D打印技術在珠寶設計、鞋類設計與制造、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工程設計與施工、汽車設計與制造等設計與制造領域,以及航空航天、牙科等醫療領域都有所應用。
發展現狀概述
“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術的一種俗稱。增材制造以數字模型為基礎,通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零件或實物,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雖然沒有等材、減材制造發展時間長,但如今,增材制造也已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3D打印逐漸成為推動我國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其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拓展,還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緊抓機遇,在相關領域創業。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3D打印設備產品產量同比增長51.6%,其增長率遠超新能源汽車的34.3%和集成電路的28.9%。同時,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我國3D打印設備出口量和出口額也都實現了兩位數高速增長。
政策環境
2012年,3D打印就被列入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相關政策提出要突破3D打印制造技術中的核心關鍵技術,研制重點裝備產品。近年來,增材制造(3D打印)作為我國智能制造的關鍵領域,多次出現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頂層規劃中。
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其中,增材制造作為先進工藝技術,被列入“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行動”重點攻關的關鍵核心技術目錄。
未來發展展望
普及化與商業化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降低,3D打印技術將逐漸走向普及化和商業化。未來,3D打印技術將不僅局限于高端制造業和研發領域,還將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消費品制造中。例如,消費者可以通過家庭3D打印機打印出個性化的裝飾品、玩具和日常用品等。
智能化與網絡化
智能化和網絡化將是3D打印技術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融合,3D打印將實現更加智能化的生產和管理。例如,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實現遠程監控和自動調整打印參數;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打印工藝和材料選擇;通過人工智能實現自動設計和生成優化方案等。同時,網絡化也將促進3D打印服務的普及和便捷化。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上傳設計文件并選擇合適的打印服務商進行打印服務;打印服務商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訂單管理和物流配送等。
跨界融合與創新發展
3D打印技術將與更多領域進行跨界融合和創新發展。例如,在生物醫學領域,3D打印技術將與生物材料、細胞工程和基因編輯等技術相結合,推動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的發展;在建筑領域,3D打印技術將與數字化設計和機器人技術相結合,實現建筑結構的快速建造和定制化生產等。這些跨界融合和創新發展將不斷拓展3D打印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
總之,3D打印技術作為未來制造業的重要支撐技術之一,正引領著制造業的新變革。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3D打印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展現出其獨特魅力和巨大潛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3D打印技術將繼續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加智能、便捷和美好的生活體驗。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