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智慧能源是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隨著“互聯網+能源”的升溫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深入,國內眾多能源公司、互聯網公司加速布局互聯網+智慧能源領域。其主旨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主要涵蓋電力的洲內聯網、洲際聯網和全球互聯,重點是開發以“一極一道”(北極、赤道)為代表的大型能源基地、構建全球特高壓骨干網架、推動智能電網在全球廣泛應用、強化能源與電力技術創新,從能源合作的角度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
我國的能源結構不盡合理,目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高達60%以上。這導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能源消費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互聯網與傳統能源的深入融合,既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入網比例,實現能源供給方式的多元化,促進能源結構優化,也可以實現能源資源按需流動,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實現降低能源消耗總量,減少污染排放。也就是說,互聯網和能源的高度融合,能夠最大程度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經濟發展對傳統化石能源資源的依賴程度,根本上改變我國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有效解決我國當前能源消費和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目前,我國能源行業改革進入深水期,行業調整結構迫切需求轉型升級的關口,能源企業紛紛希望借助“互聯網+”實現改革、開拓、創新的發展新局面。“互聯網+”智慧能源是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經國務院授權,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在近9000字的“一帶一路”路線圖中,兩次提到了沿線各國之間的能源合作。①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維護輸油、輸氣管道等運輸通道安全,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②加大煤炭、油氣、金屬礦產等傳統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合作,積極推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合作,推進能源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合作,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加強能源資源深加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合作。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和先行行業,能源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商機,合作正在從單邊走向區域。
“一帶一路”規劃最重要的戰略意義就在于尋找經濟增長的全新驅動力,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互聯網+智慧能源的推進將創造出巨大的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需求。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落地后,我國特高壓技術和電工裝備產品將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帶動我國的標準、技術、產品“走出去”。
同時,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GDP增速趨緩的大背景下,我國火電裝備制造產能以及施工能力嚴重過剩,煤炭需求也陷入長期疲軟。而東南亞、南亞電力發展比較落后,無電人口相對較多,需要新增電源潛力,擴大電力普遍服務,這些國家現有火電項目的設備更新和系統升級也迫在眉睫。這為我國能源設備、能源服務等企業提供新的出路和市場空間,有利于促進能源信息服務公司同能源生產、裝備制造、建筑施工企業一起走出去。
“互聯網+”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互聯網與諸多行業的融合,將有效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逐步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結構優化的新動力。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能源行業改革進入深水期,在行業調整結構迫切需求轉型升級的關口,能源行業迎來了一次機遇。“互聯網+”智慧能源既是能源技術革新,也是一次能源生產、消費和政策體制變革,是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強勁引擎,更是對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互聯網+”為傳統能源轉型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大的變革,順應能源發展的趨勢。
可以預期,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電氣設備、能源類上市公司以及互聯網公司布局這一行業前沿。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