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基層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發展瓶頸與對策
食品檢驗檢測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技術支撐,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于2015年1月下發的《關于加強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強化基層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整合縣級食品檢驗檢測資源。
2016年6月30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報告指出,食品檢驗檢測能力不足,建議地方充分整合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食品檢驗檢測資源,特別是要加強市、縣基層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實現資源共享,防止重復建設。
但從《指導意見》實施至今,基層食品檢驗檢測能力方面仍存在許多突出問題。筆者以江西省縣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運行情況為例,對困擾基層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發展的問題進行了調研。
基層檢驗陷困局
據統計,目前江西省共有縣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241個,其中有食品檢驗資質的58個,具體隸屬為縣衛生計生部門40個(縣疾病控制中心)、農業部門10個(縣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站)、質監部門6個(縣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站)、食品藥品監管部門1個(縣食品藥品檢驗所)、糧食部門1個(縣糧油質量檢驗站)。
機構改革后,江西省100個縣(市、區)域內,除龍南、瑞金、安遠、高安、萬載、樂平、浮梁、信豐、進賢、南城、修水、永修等12個縣(市)已整合食品檢驗檢測資源,基本具備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其他縣(市)均都沒有設立食品檢驗機構,而是依托第三方開展食品檢測工作。
就目前情況看,基層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主要面臨著以下問題:
一是縣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整合進度與日益增長的監管任務不匹配。江西省縣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主要在疾控中心,但最近幾年,很多縣疾控中心不愿再做食品檢驗,也不再保留資質,導致專職人員和專業人員正在流失。隨著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加大,食品檢驗檢測任務增多,這種矛盾愈發凸顯。
二是多頭設置、各自建設導致檢測資源的浪費。檢驗檢測具有共同性,硬件基本雷同,但因隸屬不同,同一區域內各級各類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實驗室并存,造成資金重復投入、檢驗資源閑置浪費;同時,由于檢測項目均為技術含量較低的普通項目,導致縣級檢驗檢測能力普遍低下。
三是鄉鎮食品快速檢測設備缺乏導致監管手段落后。鄉鎮是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區域,江西省共有小作坊、小餐飲、小食雜店、小攤販28萬余家,多分布在鄉鎮,小、散、多、亂等問題突出,監管難度大。目前,鄉鎮行政監管執法,除日常監管外,主要根據上級的安排部署開展專項整治和集中整治,或根據群眾舉報進行監督檢查,執法成本高。對照《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執法基本裝備配備指導標準》(以下簡稱《指導標準》),每個鄉鎮應配備快速檢測裝備31種,但江西省885個鄉鎮共配備快速檢測裝備合計2008套,裝備配備率為7.3%,遠低于全國中部地區32.1%的配備水平。由于大部分鄉鎮沒有食品快速檢測設備,執法監管缺乏技術手段支撐,導致許多食品安全隱患不能被及時排查,容易引發食品安全事件。
四是技術人才匱乏、檢測經費不足。據統計,目前江西省縣級各類食品檢驗機構工作人員共587名,平均每個縣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36名,平均每個縣3人,初級技術職稱以下人員占總數的63.11%,食品檢驗專業人員占總數的10.64%。專業人員不足導致部分檢驗檢測機構花近百萬元購買的氣相色譜儀,存在技術人員操作跟不上、設備閑置等情況。在檢測經費方面,地方財政重硬件投入、輕檢測經費投入,導致檢驗檢測日常工作不能正常運轉;且由于各職能部門均獨立設置檢驗檢測機構,使得本來有限的財政投入全面撒網,“僧多粥少”問題突出。
突破瓶頸謀發展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為此,建議省政府綜合考慮人口、面積、食品監管數量、產業規模、檢驗需求量等各種因素,整合縣級農業、衛生計生、質監等相關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明確建設規模及建設標準,分階段、分步驟進行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所有縣均設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為食品監管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同時,充分發揮第三方檢驗檢測資源作用,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組織高校、科研機構、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運用專門的實驗室、專業設備承擔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實現既有食品檢驗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指導標準》明確了鄉鎮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配備食品快速檢測設備的裝備標準,所以,建議將基層食品檢驗室納入政府食品安全考核范圍,用3年時間建設食品檢驗(快檢)室,構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為群眾提供食品安全快檢服務和食品安全知識咨詢。
加強人才培養、提升隊伍素質是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立足之基,因此,要不斷加大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檢驗能力,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引進和聘用高層次食品檢驗專業人才,強化檢驗檢測人才支撐。建立健全食品檢驗經費保障機制,各級地方政府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切實落實監管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國家提出的每年至少4份/千人食品檢驗樣本量(2份/千人農獸藥殘留檢驗樣本量)的目標。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
未來幾年檢驗檢測機構數量仍將有所增長,服務能力和覆蓋面將進一步提高
國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相關負責人在演講中表示,未來幾年,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總數量還會有所增加,營業收入總量也還會持續增長,每年10%左右的市場增長率還是可以保證的,行業總體服務能力和覆蓋面會進一步提高。從機構個體來說,一批民族檢驗檢測品牌在這幾年會通過政府推動、體制改革、資本作用、市場引導而逐步形成,在全國擴張布點,越來越做大。還有一些機構基于自身優勢,做專做精,成為某些領域的精品實驗室。還有一些機構會跟隨國家一帶一路等走出去的戰略發展,逐步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的競爭,孕育出現我國民族的世界檢驗檢測品牌。
另外,未來幾年,新興產業、新興技術的發展也可能會影響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ヂ摼W+、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的技術,或者現在很熱門的共享經濟,也許某一天就會進入我們這個行業,引發行業顛覆性的變化,顛覆現有檢測的思路和架構。
總的來說,未來幾年,檢驗檢測行業作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會經過一番重組整合,結構逐步趨于合理,服務能力不斷增大。無論是政府部門的監管制度,還是檢驗檢測機構自身的經營理念和運行模式,還包括檢驗檢測市場自身培育和壯大上,都會不斷優化完善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