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制定了《車聯網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促進車聯網產業進一步健康發展。
隨著中國車聯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更多關鍵核心技術需要突破,政策法規也亟待健全。12月27日,工信部制定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簡稱“《計劃》”),以促進車聯網產業進一步健康發展。
《計劃》指出,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發展車聯網產業有利于提升汽車網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自動駕駛,發展智能交通,促進信息消費,對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計劃》確定了行動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跨行業融合取得突破,具備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特定場景規模應用,“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適應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和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具體包括:
關鍵技術:構建能夠支撐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及以上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加快基于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設計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5G-V2X)等關鍵技術研發及部分場景下的商業化應用。
標準體系:完成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標準制定,完善測試評價體系,構建場景數據庫,形成測試規范統一和數據共享。
基礎設施:實現LTE-V2X在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主要道路的覆蓋,開展5G-V2X示范應用,建設窄帶物聯網(NB-IoT)網絡,構建車路協同環境。
應用服務: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新車駕駛輔助系統(L2)搭載率達到30%以上,聯網車載信息服務終端的新車裝配率達到60%以上,構建涵蓋信息服務、安全與能效應用等的綜合應用體系。
安全保障:安全技術支撐手段建設初見成效,安全保障和服務能力逐步完善。
此外,《計劃》強調要加強與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及地方政府的協同合作,開展半開放區域和公開道路等測試驗證。在機場、港口、快速公交車道和產業園區開展自動駕駛通勤出行、智能物流配送、智能環衛等場景的示范應用。推進上海、北京-河北、重慶、無錫、杭州、武漢、長春、廣州和長沙等區域性示范應用,支持北京冬奧會和雄安新區開展車聯網應用。構建國家級的車聯網先導區,不斷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居民出行服務體驗。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