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上風電未來將呈現深遠海化開發加速、技術持續升級、多產業融合發展三大趨勢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全方位引領全球海上風電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在近日舉行的海陵島國際風能大會2025上表示,我國海上風電已進入市場化競速期,未來將呈現深遠海化開發加速、技術持續升級、多產業融合發展三大趨勢,需要協同推進海上風電新質生產力發展,構建良好的海上風電產業生態,為推動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深遠海開發加速
近日,三峽江蘇大豐8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以下簡稱“三峽大豐項目”)首臺金風科技機組順利完成吊裝。該項目場址最遠離岸距離達85.5千米,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項目離岸距離最遠紀錄。
三峽大豐項目總裝機容量800MW,將安裝98臺金風科技智能海上風電機組,包含GW191-6MW、GWH230-8.5MW及GWH252-13.6MW三種機型。其中,金風科技GWH230-8.5MW海上風電機組,針對項目海域年平均風速7.9米/秒、低風切變和低湍流的風資源特點進行定制化設計,預計實現全場年發電3500小時。三峽大豐項目投產后平均每年可生產超28億度清潔電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37萬噸。
據悉,三峽大豐項目的順利推進,進一步拓展了風能開發利用范圍,驗證了深遠海風電開發的可行性,有效助力風電開發企業拓展全新的市場增長極。
“風電機組每向大洋深處推進1公里,風能開發利用的邊界就登上一個臺階。”金風科技海上業務單元副總經理王龍非表示,多年來,金風科技聚焦深遠海風電資源開發利用,為我國深遠海風電開發積累寶貴經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侯保榮表示,憑借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與政策驅動,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在開發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走向深遠海,其開發規模也持續穩步提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4351萬千瓦,新增裝機與累計裝機容量已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總量的50%以上。
技術裝備實現多項突破
創新是海上風電發展的主旋律,更是推動海上風電開發邁向深遠海的關鍵力量。
“我國海上風電技術裝備實現多項突破,國產26兆瓦海上風電機型已下線,海底柔性直流輸電與深遠海升壓站技術效率持續提升,一批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已建成投運。”潘慧敏介紹說。
技術的突破,與企業創新發展密不可分。明陽集團國際業務總裁張啟應表示,明陽集團通過對新型材料、工業化制造施工、漂浮式風機系統、浮式基礎及系泊系統的創新,突破了深遠海大容量漂浮式風機島核心技術,結合風機智能監測系統、氣象風功率預測系統、電力交易輔助系統等智慧化應用,可有效推動深遠海風電降本增效,助力實現更具經濟性的深遠海風電大規模開發。
據悉,明陽集團在漂浮式風電技術領域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從國內首臺漂浮式風機“三峽引領號”,到深遠海雙百示范項目“海油觀瀾號”,再到全球最大雙轉子漂浮式平臺“明陽天成號”,明陽集團以技術創新實現了從不可能到可能的跨越。
金風科技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自主研發了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120米碳纖維葉片等。
王龍非說,針對海上風電運維窗口期少、可達性差、運維成本高等挑戰,金風科技通過智能化的遠程監控系統,運用AI算法,動態優化運維路徑,輔助氣象海洋耦合預警系統,精準捕捉窗口期,實現全要素數字化重構。
以“四個堅持”開拓發展空間
“海上風電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雙重挑戰。”侯保榮認為,其一是深遠海開發的技術難度。我國沿海氣象與地質條件復雜,臺風頻發、地震烈度高、海床沉積層差異顯著,如陽江海域風能資源優越,但大風和海床條件也對風機基礎抗風抗震設計提出極高要求。其二是海洋腐蝕的長期威脅。海上風電裝備處于高鹽霧、高濕度、高日照輻射的嚴苛環境,金屬結構的平均腐蝕速率是陸用設備的5-8倍。尤其是浪花飛濺區,其腐蝕速度高達0.5mm/年。
“這些挑戰表明,海上風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能僅依賴規模擴張,更需從材料、結構、運維上突破,構建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保障體系。”侯保榮說,需要圍繞海上風電裝備的耐久性難題開展系統性攻關,破解海洋環境對裝備壽命的威脅問題,保障機組關鍵部件壽命提升至25年以上。
潘慧敏表示,面對建設條件復雜化、技術難度提升等挑戰,需以“四個堅持”開拓發展空間:一是聚焦深遠海新型漂浮式基礎研發制造、加強柔性直流、低頻交流等技術研發應用,推動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二是完善跨部門協同機制,優化政策激勵與營商環境,釋放產業活力;三是探索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等業態的空間集約利用,提升海洋經濟綜合價值;四是強化沿海省份經驗共享,深化國際技術交流,發揮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